梅汝璈著,梅小璈、梅小侃整理: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》,商务印书馆2025年9月出版。该书被列入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。
内容简介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,来自同盟国11个国家的法官在日本东京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,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。东京审判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活动,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。这次审判,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、现代国际法若干重要原则的确立、维护战后世界和平,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》是已故梅汝璈先生的遗著(未完成稿),概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通过东京审判的历史实践所确立和发展的战争罪行原则。全书共完成四章:第一章主要论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及其管辖权,在本章中,作者对“破坏和平罪”确立的法理基础作了详细说明;第二章重点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宪章及组织机构作了阐述,在此一章,梅先生对当时法官的“席位之争”作了回顾;第三章主要围绕日本主要战犯的逮捕和起诉展开;第四章则论述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讯程序。
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国法官,梅汝璈先生撰写的这部著作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历史、结构、机制、理论等多方面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,材料丰富,分析深入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理价值。
作者简介
梅汝璈(1904—1973),字亚轩,江西南昌人。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,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,在近三年的审判工作中,他努力维护民族尊严,伸张国际正义,对第一批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,旋即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,后以优异成绩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。1929年,梅汝璈学成归国,先后在山西大学、南开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央政治学校等院校担任教授,并自1934年起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梅汝璈受国民政府派遣,于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。1948年底,国民政府任命梅汝璈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司法行政部长,他拒不到任,避居香港,且于1949年12月初在中共有关机构安排下抵达北京。从1950年起,他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顾问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法案委员会委员、全国政协委员、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、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政法学会理事等职。1973年在北京病逝。
整理者说明(梅小璈、梅小侃)
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》是一部未完成的书稿,写于1962—1965年间。全书计划分为七章,但只完成了前面的一至四章。“文革”动乱中梅汝璈先生横遭批判,所有的文稿都被没收,他原定的写作计划自然无法实施,直至1973年悄然辞世。所幸当时业已誊清的前四章底稿得以索回,并由法律出版社于1988年首次出版,又于2005年以新版发行,其后收录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》(2013年)及《东京审判亲历记》(2016年)。正文后面的三个附录为原稿所含,此处予以保留。
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国法官,梅汝璈先生撰写的这部著作从法庭的历史、结构、机制、理论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论述,它的价值自不待言。不幸的是,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展开论述的写作提纲、还没有抄录的手稿以及大量资料却不知所终,成为无法弥补的损失和永远的遗憾。当年热心支持出版的倪征燠和王铁崖两位法学界巨擘亦已作古,他们为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》初版所作的序言一并敬录于此,以为纪念。拙文《纪念我们的父亲》系本书整理者多年前所撰写,今次重发,或许有助于读者对梅汝璈法官的了解,也表达了我们对先父的崇敬与怀念。
本书另外附有:1.梅汝璈法官的日记四则,是从他仅存的49天的东京日记中选取的,全文首次发表在《东京大审判: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日记》(江西教育出版社,2005年),后亦收入《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》和《东京审判亲历记》。此处所选的是开庭当日及其后某几天的记录。2.梅法官在庭审期间写给法庭庭长的一篇备忘录,原件为英文,译文摘自“梅汝璈法官东京审判期间的备忘录四篇”,载于程兆奇主编的《战争审判研究》从刊第二辑(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,2023年)。3.梅法官在庭审结束后,即法官们撰写判决书、定罪量刑及宣判的阶段发给国民政府外交部的九封函电,已查找到的全部16封函电见《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》中的“东京审判期间的部分函电”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附文呈现出梅汝璈法官在东京审判的早期、中期和后期的部分工作状况,当然远远不可能是全貌。此外,本书还收入了:4.《关于谷寿夫、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》,这是梅汝璈先生写于1961年的一篇重要文章,原载全国政协《文史资料选辑》第二十二辑(中华书局,1962年),经作者补正后的版本收录于法律出版社的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》及此后多家出版社出版的梅汝璈遗著中。5.梅汝璈先生著述要目,它部分反映了梅先生作为一位著名法学家的贡献,原载梅小璈、范忠信选编的《梅汝璈法学文集》(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7年),今次做了少许更新。
本书中的一些引文、译名、字句、标点等与现行用法有些差异,为尊重其原貌而基本未做改动,仅就个别地方略加处理或调整。从近四十年前的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》初版开始,在历次的成书和再版过程中得到很多学者、专家和老师们的帮助,在此一并表示感谢。当然,作为整理者,我们所做的工作难免有疏漏之处,希望得到读者指正。
承蒙商务印书馆邀请,这部旧作得以列入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,使我们感到非常荣幸,相信梅汝璈先生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。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读者,特别是青年人更好地理解并记住人类历史上这一重大事件,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并汲取力量。
目录
初版序一 倪征燠
初版序二 王铁崖
第一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及其管辖权
一、主要战犯的国际审判: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举
二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犯国际审判的失败经验
三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准备工作
四、两个国际军事法庭设立的经过
五、国际军事法庭的管辖权
六、甲级战犯与国际审判
第二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宪章及组织
一、宪章的内容概述
二、法庭的地址及布置
三、法庭的成员:法官与庭长
四、起诉机关:国际检察处
五、被告辩护组织:日美辩护律师
六、法庭的行政事务与人事安排
第三章 日本主要战犯的逮捕与起诉
一、盟军总部对主要战犯的四次逮捕令
二、国际检察处对战犯们的调查工作及起诉准备
三、二十八名被告战犯的挑选及其简历
四、中美英苏等十一国对日本主要战犯的起诉书
五、起诉书的特点和缺点
第四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讯程序
一、法庭宪章中关于审讯程序的基本规定
二、作证文件的提出及采纳的程序
三、证人出庭作证及受讯的程序
四、不出庭证人的宣誓书及被告的侦讯口供
五、对法庭审讯程序的批评
附录一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
附录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程序规则
附录三 十一国法官简介
附文
东京审判日记四则
东京审判备忘录一篇
东京审判期间的函电九封
关于谷寿夫、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
梅汝璈著述要目 范忠信、梅小璈集录
纪念我们的父亲 梅小侃、梅小璈